boco

menu

ONLINE SHOP

NEWS

news

2019.09.04

骨传导耳机“BoCo”——突破制造业常识,飞向海外

BoCo株式会社运用骨传导技术,以“重塑人与声音更好的关系”为己任,不断研发·生产·销售会话设备(communication device)“earsopenEO)”系列、“docodemoSPEAKER“等产品。20197月,发表了世界第一款真无线骨传导耳机“earsopen PEACE”,并在众筹网站“GREEN FUNDING”开启同产品的众筹项目。众筹开始第一天,总额就高达1200万日元,远远超出目标金额。

Made  in  Japan的品质,并活用了世界先端的骨传导技术开发出的产品,他们是如何实现了目标的开发速度,走向全球市场的呢?Fabcross(日本媒体)采访了董事长谢端明先生,他表明了独特的战略见解。

备受瞩目的真无线骨传导耳机技术

真无线骨传导耳机的核心技术是什么?

本公司所有产品的基础,就是独立开发的专利技术,也就是这个小小的振子。直径仅有10mm,播放的声音拥有4~4Hz的音频带。在性能方面,可称得上世界前沿等级。

体积很小,音域却很广呢,以往的骨传导产品都不能表现低音

您真是有识之士。音频带的Min数值如果能越低,就更能表现出低音,相反,Max数值越高,就越能表现高音。本公司的振子传递出的声音音域十分广阔,所以能够清晰听到低音,广受好评。

能表现2Hz以上的高音,就能达到所谓高清晰度的一个条件。但其实人耳很难听见2Hz的声音。不过高清晰度的音源能让听音效果更好,这点毋庸置疑。这里就有一个客观常识:靠近和太鼓听的时候,不仅仅能通过耳朵听见声音,还能感到一些别的东西。本公司的骨传导振子也一样,不仅仅能以广阔音域播放清晰的声音,还能让其更容易产生电子脉冲波(pulse),与传统骨传导设备有着天壤之别。

骨传导效果怎么样?

有使用者表示本公司产品音量不足。虽然有效性有个人差,但是有使用者表示,使用一个月后鼓膜的负担减轻了,听觉神经也有强化,感觉音量也比刚开始使用时变大了。耳朵的听力是消耗品,听力会随着使用不断下降。有人习惯在玩手机或是游戏机的时候,佩戴耳机并使用大音量听音,这种生活方式会增加耳聋的风险,我们期待着我们的耳机技术能拯救耳聋风险。

想知道为什么说不喜欢“硬件创新”这种说话

本公司被称为硬件创新型企业,其实我不喜欢这种说法。为什么呢,因为我们拥有自己的技术,独立研发核心技术,以成为“造物企业”为目标不断前进。在东京建立了自家工厂,拥有自己的生产技术。只有拥有独立技术,才能不断积累know how技术。听说最近很多创新型企业进行策划之后,把生产全部交给深圳的工厂。日本难得的“造物”技术就这样慢慢衰退下去。就算能在东京看到自己创业的制造业,也很难找到从策划到技术都“自造”的创新企业。如果日本不能在技术上实现“自造”,那么谈何开拓海外市场。本公司贯彻Made in Japen,运用自主技术,不断努力生产“为了人”的产品。

请问让开发速度这么迅速的秘诀是什么?

我们之前跟某企业商谈1年左右,好多次达成协议之后,也会出现“希望还能再讨论一下这个功能”的情况,有时会议的要点变化之后,要再继续商谈两三个小时。在这种状态下没办法提升开发速度。首先要重审开发过程,必须做出有创造性的破坏、改革。常识中,要制造金属模型需要两个月左右,这到底是谁规定的呢?不能只花三周左右就完成吗?不被常识所束缚,不断进行探索就能找到一条路径来提升开发速度。

如何进行产品反馈及市场调研呢?

市场需要进行自我开发。如果委托给调查公司,那靠礼物或者礼品券得来的问卷回答毫无意义。在街上采访调查100人,我想90个人都会回答“很不错”。而如果问那90个人“这款商品售价为2万日元,请问您会购买吗?”实际上会给出肯定答案的人应该很少吧。那么,从结果上来看,这个调查到底有没有意义呢。实际购买并使用的用户给出的反馈是最宝贵的,我们一定要用心倾听,并不断改善。

请给要进驻中国市场的日本企业一些建议

和在日本市场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,但中国的零售店有时只顾自身利益,希望日本企业能够对此表示理解,也不要被骗。众所周知,如果在中国销售某种商品,可以说马上就会出现山寨货。现在中国的制造力非常强,只要几个月,市场上就会出现无法模仿的更好的产品。中国急速成长的网购市场也被热议,如果想要提高知名度,不仅是网购平台,最好在线下店也进行销售。入驻网购平台要注意自家产品的品牌形象。

请问你们之后的发展目标是什么?

海外市场方面,我们已在中国设立了子公司,并且也在积极的开拓韩国市场。日本国内则拓展与大型家电量贩店和零售店的合作,与众筹网站GREEN FUNDING也在进行磋商,以期强化BoCo的品牌树立。今后将不断生产更好的商品,扩大产品知名度,希望能不断进行发展。